首页 > 调查研究

成都市新生代企业家统战工作调研报告

    点击数:9929   来源:成都市工商联   发布时间:2016.02.24

2015年,中共成都市委统战部、成都市工商联成立新生代企业家统战工作课题组,通过实地走访、召开座谈会等多种方式,对成都市部分区(市)县委统战部和工商联、老一辈民营企业家代表和新生代企业家代表等开展了广泛调查,形成了成都市新生代企业家统战工作调研报告。

一、成都市新生代企业家群体基本情况

(一)成都市民营经济概况

成都是我国西南地区的经济桥头堡,也是“一带一路”的核心节点、长江经济带的战略支点、连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重要纽带,正加快打造民企发展“新高地”。据统计,2014年成都市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4846.8亿元,同比增长9.8%,占GDP的比重为48.2%,民营经济占GDP的比重保持平稳增长。民间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3740.8亿元,同比增长2.7%,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56.5%,对全市投资增长贡献率达82.4%。民营经济对成都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二)成都市新生代企业家概况

调研期间,课题组对成都市武侯区、成都高新区、双流县、龙泉驿区、郫县、彭州6个区(市)县统战部、工商联进行实地走访,并组织了2场调研座谈会,分别与近20位老一辈民营企业家和近50位新生代企业家进行专题座谈,以求点面结合地了解全市新生代企业家的基本情况。

1、从组成类别来看,民企二代30人,占比63.8%;自主创业的新生代企业家有17人,占比36.2%,成都市新生代企业家的构成呈现较为平衡的状态。

2、从性别构成来看,男性有34人,占比72.3%;女性有13人,占比27.7 %,成都市新生代企业家中男性占绝大多数。

3、在涉及企业传承的30人中,也有不同的发展路径。父辈还在培养传承人的有23人,占比76.6%;与父辈一起打拼并成功接班的有3人,占比10%;在父辈企业所属行业里自己创业或是利用父辈资金在新领域创业的有2人,占比6.7%;因父辈身体状况、企业发展需要等多种因素应急接班的有2人,占比6.7%。

4、从区(市)县层面来看,一、二、三圈层由于各自发展定位和经济水平差异,新生代企业家发展情况也各有特点。

(1)第一圈层:

武侯区:武侯区是四川省民营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区县,民营经济综合实力连续十一年名列全省第一。截至2015年第一季度,内资企业总量达到6.95万户,有证个体户达到8.05万户。虽然企业群体庞大,但由于武侯区是上世纪九十年代才建立的新区,第一代企业者多数还未退出历史舞台。在武侯区工商联100名执委中,仅有7人接班,新生代企业家约占执委总数的17%,大多仍处在实习和历练的过程中。

成都高新区:成都高新区是全国首批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15年6月11日获批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已经成为中西部高端产业发展最集中、创新创业资源最富集、投资发展环境最优秀、对区域经济拉动最强劲的区域之一。截至2014年底,成都高新区人才总量达25万人,在成都高新区各科技企业、研究机构中从事研发、生产服务的归国留学人员数超过1000人,在孵企业逾3700家,自主创业者数量占绝对优势。

(2)第二圈层:

双流县:双流县第一代创业型民营企业已逐渐进入传承高峰期,90%的企业家准备60岁退休或退居二线。目前全县有20%-30%左右的企业正在交班或准备交班,今后5-10年内将有50%以上的企业进入交班高峰期。双流的新生代民营企业家平均年龄30.5岁,平均接班年限已达5年;中共党员占30%,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达50%;90%为大学本科以上学历,40%有留学欧美发达国家经历。

郫县:目前郫县共有新生代企业家202家,主要集中在现代工业港、川菜产业园、小微创业全区、布谷鸟创业公社及建筑业、餐饮、商贸等行业。其中40-50岁的占大多数,有中共党员19人,占9.4%;民主党员17人,占8.4%;市人大代表2名、市政协委员1名,县人大代表13名、县政协委员44名。

(3)第三圈层:

彭州市:目前彭州市以自主创业的社会青年、大学生创业者、留学归国创业者和“民企二代”为主的新生代企业家约170人,以家庭企业形式存在、面临“新老交替”的企业有14家。

5、新生代企业家主要特点

课题组通过座谈调研发现,相比老一辈企业家,成都市新生代企业家发展呈现出以下特点:

(1)文化程度普遍较高,但管理经验比较缺乏

同第一代民营企业家相比,成都市新生代企业家文化程度普遍较高,绝大多数受过高等教育,有相当一部分有海外留学经历;所学专业多为与企业管理相关的专业,较为重视自身知识结构的专业性和实用性,视野也更为开阔,有利于与国际接轨。但不少新生代企业家都是初次创业或处于企业传承交接的过渡期,个人管理企业的实践经验不够丰富,有的新生代企业家被员工视为一代企业者的“影子”,缺乏让员工信服的个人管理权威和认同感,这是其继承企业面临的最大问题。

(2)政治参与意识较强,但理想信念教育还需加强

新生代企业家大多有比较强的政治参与意识,普遍能够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愿意担任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渴望党委政府提供更多参与政治的平台;也愿意参加一些群团组织,并在自己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回报社会。但由于与父辈不同的成长背景和经历,新生代企业家的政治理想信念不够强,对党的感情相对比较淡薄,对统一战线的相关情况知之甚少,因此,对新生代企业家理想信念的教育、传统文化的学习、传统道德的遵循有待加强。

(3)富有创新挑战精神,但缺乏掌控全局的经验和能力

新生代企业家在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上与父辈相比有很大不同,更喜欢独立思考和从互联网上获取信息。在创业过程中热衷于选择信息技术、互联网、生物科学、新材料等未来发展潜力较大的新兴产业,也愿意用互联网改造所传承的传统产业。但新生代企业家缺乏掌控全局的经验和能力,在现实的企业经营管理中不能有效地规避市场经济所带来的风险,同时需要解决与父辈思想观念、经营管理理念不一致的冲突。

(4)注重团队合作,有扩大人脉关系的需求

新生代企业家更加重视企业管理的团队建设,注重引进高层次管理和专业人才,注意推广运用先进的管理理念。同时,大多数人比较重视父辈提供的各种社会资源,比较注重人脉关系的积累,乐于参加工商联、行业商会 、青年企业家协会、新的社会阶层联谊会等社团组织,来结交政府和商圈的朋友,为发展企业奠定社会基础。

(5)面临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信心不足

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新生代企业家也面临从“制造时代”向“创造时代”的考验。尽管部分新生代企业家已用“互联网+”来促进企业提质增效,但仍有很多企业沿袭传统模式发展,增大了经营风险。同时,面对资源稀缺、要素成本上升、竞争过度、环境规制等多重压力,部分新生代企业家面临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对企业未来发展信心不足。

二、做好成都市新生代企业家统战工作的意义

根据全国工商联的调查数据显示,民营经济对中国GDP的贡献已经超过60%,企业数量占全国的70%以上,其中有80%的民营企业未来5-10年将进入交接班阶段,有95%的民营企业选择代际传承,做好新生代企业家的统战工作迫在眉睫。

(一)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需要加强新生代企业家统战工作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成都非公有制经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6.8%,全市非公有制企业缴纳税收1354.62亿元,非公有制企业(四上企业)从业人数达424.67万人,民营企业成为拉动经济增长、解决就业压力的有效途径。

因此,成都市民营企业接班人的培养、民营企业的顺利传承和创业企业的健康成长,不仅与单个民营企业自身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更是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与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就业状况改善和阶层关系和谐紧密相连,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二)民营企业代际传承的客观现实需要加强新生代企业家统战工作

截止2014年,成都市共登记民营企业96.86万户(含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农民专业合作社),注册资本(金)达10513.28亿元。根据调查显示,成都市第一代企业家的平均年龄已处于55岁至75岁,未来5 到10 年,将是成都民企传承的高峰期。

但目前很多企业仍面临传承计划缺失、传承人“眼高手低”、家族压力较大、缺乏高级职业经理人才、信任缺位等传承困境。因此,做好新生代企业家的统战工作,是民营企业代际传承的客观需要。

(三)促进成都民营企业家成长的内在要求需要加强新生代企业家统战工作

成都市新生代企业家作为一个“年纪轻、学历高、理想远、成长快”的群体,既有文化程度普遍较高、更有国际视野、更重视团队培养和合作、竞争和创新意识更强等优势,也存在经营管理经验欠缺、社会关系不够、创业企业不够成熟等劣势。

对于新生代企业家而言,迫切需要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一方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另一方面也可通过与其他新生代企业家的交流沟通,为企业经营管理中遇到的问题解惑。因此,做好新生代企业家的统战工作,为其搭建交流平台,也是新生代企业家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

(四)做好新形势下的政治安排需要加强新生代企业家统战工作

随着老一辈民营企业家逐渐退休,成都市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工商联系统的副主席、副会长、执委等,将需要大量优秀的民营企业家进行补充。如果现在不能做好新生代企业家的统战工作,不能在这一群体中筛选优秀分子进行培养,等到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工商联系统需要换届时,则有可能面临“青黄不接”的困境。

因此,对于各级统战部和工商联系统而言,做好新生代企业家统战工作,提前选拔培养优秀人才,为换届工作进行人才储备,是统战部、工商联实际工作的需要。

三、成都市新生代企业家统战工作的一些探索

从全国来看,尽管成都新生代企业家的统战工作起步不是最早,但各区(市)县已根据自身工作特色,进行了一些有效探索,并初步形成了思想引导、宣传教育、政治安排、社会实践“四位一体”的工作体系。

(一)思想引导注重统战工作的凝聚力

近年来,成都市及各区(市)县把加强新生代企业家的政治引导纳入经济统战工作的主要内容,并以思想引导作为工作抓手,切实有效地开展新生代企业家统战工作。

从2013年起,成都市工商联连续两年举办“向党说说心里话”报告会,先后组织十余名来自不同行业、不同年龄段的民营企业家走进市直机关,以“向党说说心里话”为主题作了专题报告,集中阐述自己坚定理想信念、同心共圆中国梦的执着追求,获得企业家和机关干部的一致好评。其中,中国历史上最年轻的国际象棋大师、成都青年创业形象大使、四川思博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龚晓思,90后“兔王子”延续“中国兔王”精神、替父担起企业重担的四川旭平兔业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任杰等新生代企业家代表,在报告会上以其传承企业和创业的故事,展现了新生代企业家的成长与担当,以典型示范的形式树立新生代企业家对党和国家的感恩意识,引导新生代企业家增强社会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助推新生代企业家做好新时代青年的先锋表率。

同时,成都各区(市)县统战部和工商联还通过经常性的走访、调研、慰问,来传达党委、政府对新生代企业家的关怀关心,帮助新生代企业家协调解决发展过程中的难题,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做好新生代企业家的思想政治工作。如郫县统战部通过加强与民主党派、工商联和社团的联系,使新生代企业家与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建立互动工作机制、吸纳优秀新生代企业家进入各级商会,通过工商联建立了基层商会、行业协会秘书长联席会制度,定期召开会议、开展活动,并将新生代企业家纳入群团、经济、农业、科技等部门的表彰激励范围,借助多方面资源优势,把广大新生代企业家团结在党和政府周围。

(二)宣传培训注重统战工作的向心力

针对新生代企业家学历高、思维活跃、思想开放、敢想敢干、国际视野广阔、资源整合能力更强,但对国情党史把握不足、对党的政策理解不到位、对传统道德的遵循不够等特点,以及所面临的市场环境更复杂、竞争更激烈等大背景,成都市各区(市)县开展了有针对性的、形式多样的培训活动。

如龙泉驿区围绕理想信念、宏观政策、国学等主题举办专题讲座,提升新生代企业家整体素质;有意识地引导老一代企业家搞好“传帮带”,通过组织新老企业家座谈交流、组织多行业企业高管座谈交流,来帮助新生代企业家增加经营管理经验,更深入了解行业。彭州市组织新生代企业家代表赴温州考察学习,并邀请温州青年企业家到彭州励志授课,使新生代企业家了解了如何实现代际传承、如何转变家族式企业经营理念。

同时,成都市各区(市)县还积极搭建信息宣传平台,并对优秀的新生代企业家代表进行宣传报道,以榜样的力量引领新生代企业家的健康发展。如双流县工商联(商会)出经费,为新生代企业家订购了《统一战线》月刊,利用工商联自主创建的《双流商会》会刊、天府双流商会网站、官方微博、微信五大信息平台,进一步加大对新生代企业及负责人先进典型的宣传力度,引导社会正确认识新生代企业家,为其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如彭州市组织开展十大优秀创业青年、十大杰出青年评选、“奋斗的青春”电视访谈节目,深入挖掘优秀青年创业典型案例,充分利用电视、网络、微博、微信等媒体,广泛宣传其成功经验、创业精神、社会效应,示范带动全市青年创业。

(三)政治安排注重统战工作的号召力

根据成都市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工商联的换届需求,成都市还建立起新生代企业家的综合评价制度,把对新生代企业家的综合评价结果作为政治安排的重要依据,引导其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

同时,为充分发挥新生代企业家的智慧才能,成都部分区(市)县建立了新生代企业家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话沟通的平台,鼓励和支持新生代企业家为地方发展建言献策。积极引导工商联界别组政协委员、人大代表中的新生代企业家扎实开展调查研究,紧紧围绕地方发展大局,积极参政议政。

(四)社会实践注重统战工作的影响力

近年来成都市还多措并举,倡导新生代企业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扶贫济困、感恩社会的意识,引导新生代企业家关注国计民生,积极投身光彩事业、公益事业、慈善事业及援藏工作。

同时,成都各区(市)县还以活动为载体,引导新生代企业家积极主动参与、充分发挥作用。如郫县开展村企、政企人才交流活动,目前已有40多家企业参与了36个村(社区)党组织结对共建工作,互访交流100多次,投入数百万元改善道路等公共基础设施,共同举办农民艺术节、重阳活动;建立了政企半脱产交流学习制度,18家企业和20家机关行政单位参与了人才交流学习,促进了新生代企业家与地方的交流沟通,为亲商、爱商、富商营造了良好氛围。

此外,龙泉驿区还充分发挥青年企业家协会等商(协)会的作用,每周进行一次登山活动,每月开展一次拓展训练,不定期开会传达党委政府重要会议精神,在活动中引导新生代企业家积极参加实践。

四、成都市新生代企业家统战工作面临的问题

(一)新生代企业家存在的问题

1、政治意识有待强化。大部分新生代企业家都不是中共党员或民主党派人士,对国情的把握和党的政策的理解还不到位,政治意识和大局意识相对淡薄,需要高度关注。

2、整体素质有待提升。虽然新生代企业家大部分具备高学历和专业技能,思维较灵活,但仍需提升战略管理能力、经营决策能力、组织协调和沟通能力、市场营销能力、人力资源管理能力、应变与危机处理能力、风险把控能力等整体素质。

3、社会责任有待增强。受西方社会思潮和价值观念多元化的影响,有的新生代企业家刻意追求个人价值的实现和个人利益的满足,忽略了致富思源、富而思进的社会责任。

(二)统战工作方式面临的问题

1、把握困扰:对新生代企业家的整体情况把握不足

成都目前拥有庞大的民营企业群体,但代际传承存在已接班、实习和历练期、未接班等多种形式,对“民企二代”这一部分新生代企业家的全部情况难以全面把握。同时,随着成都“创业天府”行动计划和“菁蓉汇”的启动实施,必将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来蓉创业,这一部分创业者的情况也是动态变化的,难以进行全面掌握。因此,由于民企代际传承的复杂性和创业企业的不确定性,对全市新生代企业家的整体情况还缺乏全面把握,不利于有的放矢地开展新生代企业家的统战工作。

2、认识困扰:对新生代企业家统战工作认识有待提高

尽管成都市一直以来对新生代企业家的统战工作都非常重视,但部分地区和部分职能部门仍没有真正认识到新生代企业家统战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包括对新生代企业家统战工作的作用、地位认识上的模糊和偏差,导致对民企传承发展、对新生代企业家创新创业支持乏力;一些政府部门还存在“官本位”思想,存在行政审批环节繁多、程序繁琐的现象,影响新生代企业家干事创业的激情等,不利于新生代企业家统战工作的开展。

3、机制困扰:对新生代企业家的统战工作未形成长效机制

新生代企业家的统战和培养工作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综合性工作,仅靠统战部门“唱独角戏”很难取得成效,必须有一个适应这个群体形成和发展的长效机制作保障。但新生代企业家统战工作本身就是一项新工作,存在组织部、统战部、人社局、工商联、妇联、团委等部门从自身角度“多头管理”的问题,同时针对新生代企业家有青年企业家商会、青年联合会、青年创业联合会等多个群团,缺乏平台资源的整合,缺乏一个适应新生代企业家成长的包括发现、培养、管理、激励、考核等内容在内的全面系统的培育机制。

4、培育困扰:传统培训方式对新生代企业家缺乏吸引力

目前对新生代企业家的培训仍是以会代训、短期讲座、中期专题、长期MBA等培训方式,没有根据新生代企业家的特点和互联网时代的背景设计培训方式和活动内容,存在培训方式简单、培训内容传统、活动没有针对性、教育培训流于形式、管理不到位、激励效果有限、没有约束机制等问题,难以满足实际工作的需求,也难以调动起新生代企业家参与的积极性,不利于新生代企业家群体的发展和统战工作的开展。

5、参政困扰:有序政治参与的渠道亟需拓宽

新生代企业家关心政治和社会热点,愿意对国家和社会发展问题建言献策,但有序政治参与的渠道有限,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在人大、政协、工商联和团委等方面作政治安排的新生代企业家数量仍不够,导致部分新生代企业家表达意见的渠道受到制约,影响了其参与国家和城市发展的积极性。

五、成都市新生代企业家统战工作的建议对策

在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专门提到要重视“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特别是年轻一代”,强调“要坚持团结、服务、引导、教育的方针,一手抓鼓励支持,一手抓教育引导,关注他们的思想,关注他们的困难,有针对性地进行帮助引导。”希望他们能“致富思源、富而思进”,成为真正的“创二代”。结合调研情况和成都实际提出以下建议,以全面推进新生代企业家统战工作。

(一)建立数据库,全面把握新生代企业家情况

一是通过调查摸底、发放问卷等形式,广泛收集全市新生代企业家基本信息,建立新生代企业家数据库,进行跟踪培育。二是研究确定全市新生代企业家统战工作对象和选拔标准,组织市级相关部门和各区(市)县统战部系统进行推荐,着力培养新生代企业家群体中的先进典型,引导其向党组织、民主党派靠拢,以“先锋队”带动整个群体健康发展。三是建立新生代企业家联谊会,吸纳包括民营企业二代接班人、新创业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大学生创业者、留学归国创业者中的优秀分子等在内的新生代代表,并通过联谊平台,培养造就一支弘扬蓉商精神、传承发展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充满竞争活力、与党同心同德的新生代企业家队伍。四是发布《成都市新生代企业家白皮书》或《成都创客白皮书》,使民众对成都市新生代企业家有一个整体认识。

(二)建立工作机制,提高相关部门的认识

一是从战略的高度关注新生代企业家群体的发展,把加强新生代企业家队伍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通过制定政策措施、优化发展环境等多方面举措,增强其对政府的信任感和对党的认同感。二是建立健全组织领导机制,在各级党委统一领导下,建立由统战部牵头,组织部、人社局、工商联、妇联、团委等政府分管部门参与的新生代企业家领导小组,定期研究、部署和总结新生代企业家工作,形成工作合力。三是结合成都实际,出台《成都新生代企业家统战工作实施意见》,明确指导思想、工作任务、要素保障等,指导全市做好新生代企业家统战工作。四是建立协调联动机制,定期召开联席会议,通报有关工作情况,协调解决新生代企业家统战工作有关问题,研究落实有关工作。

(三)制定培养规划,构建培育发展体系

一是把新生代企业家的教育培训纳入统一战线人才培训的整体规划,研究建立具有针对性、计划性的培训机制,设立培训专项基金。二是制订新生代企业家培养规划,构建培养体系,搭建培养平台,根据“企业规模、分层分类”的原则有步骤地推进培养工程。三是建立新生代企业家长效培训机制,保障教育培训资源向新生代企业家倾斜,依托党校、行政学院、高校等机构和培训中心,由相关部门和组织来负责具体实施培训计划。四是拓展教育手段,丰富教育内容,加强政治教育,增强政治把握能力,加快知识更新,增强经营管理能力,重视法制教育,增强应变能力,全面提升新生代企业家群体的综合素质,树立正确的政治观念和科学发展意识。五是实施互动式和见习式培养,充分调动新生代要求学习的积极性,优先邀请他们参加新法规、新技术、新政策、新信息培训班,开设“传承与发展大讲堂”、“企业管理沙龙”,并组织本地新生代企业家和外地新生代企业家结对,开展“一帮一”、“面对面”活动,实现全面化培养和个性化培养相结合。六是利用各自优势,通过定点培训、定期轮训、企业挂职锻炼等方式,组成父子班、继承人班、创始人班等方法,对创始人、继承人等进行理论学习、实战演练等综合培训,拓宽理论境界与传承思路,提升综合素质,增强民营企业的传承能力。七是建立继承人创业孵化基地,使民营企业继承人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通过挂职锻炼、轮训历练、集训锤炼等方式,修补不足,增强自信心,提升综合素质,达到继承、发展民营企业的水平和能力。

(四)引导转变思路,构建新老“传帮带”机制

一是探索交换锻炼的方式,可以定期分批地组织新生代企业家到国内外大公司、大企业和商务基地学习管理理念和经营管理方式,实地学习先进企业的管理经验。二是进一步增强老一辈企业家培养接班人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引导其树立“大胆交”、“主动交”、“彻底交”的良好心态,把企业传承问题纳入到企业的战略发展层面,实现企业有序过渡。三是引导老一辈企业家适时制定交接计划,树立团队接班意识,引进成熟的职业经理人和更多优秀人才参与企业经营管理,共同辅助培育新生代企业家成长,实现企业平稳传承。四是引导新生代企业家认清传承实质和责任,传承的不仅是财富和资产,更是事业和文化及企业精神、价值观,以破解“接班鸿沟”和“代际风险”。五是引导老一辈民营企业家组成“导师团”,通过有针对性的“传帮带”,实现代际成功传承、创业少走弯路;同时,引导较为成熟的新生代企业家为大学生创业提供经验指导,形成“老中青”三代梯度递进、良性发展的态势。

(五)搭建交流平台,保证统战工作的针对性。

一是重视联谊交友,统战部门要牵头做好联谊计划,各级各部门领导干部要有意识的和新生代企业家加强联谊,了解其基本情况、思想困惑、存在困难和利益诉求,增进共识,尽可能帮助其解决合理诉求。二是建立联系服务平台,针对各级统战部门在网络信息来源渠道上存在一些短板的情况,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建立多边的信息共享机制,为新生代企业家统战工作提供信息源保障。三是充分发挥工商联、共青团的作用,牵头组建形式多样的联谊会活动,积极协助党委做好新生代企业家的培养和引导工作,推动企企交流、政企交流、对外交流,为新生代企业家搭建多种交流的平台。四是建立起一支熟悉新生代企业家沟通的共同话语环境、熟悉统战工作业务的工作队伍,保证与新生代企业家的沟通交流顺畅。五是政府要定期召开新生代企业家发展恳谈会、经验座谈会、心得交流会,邀请有关职能部门负责同志和新生代企业家结对交友,了解企业存在困难问题,帮助企业解决燃眉之急。

(六)   建立激励机制,保证统战工作的有效性

一是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以各级人大、政协、工商联、光彩会等组织换届为契机,做好新生代企业家的政治安排和社会工作安排,为其参政议政、建言献策创造条件,以增强新生代企业家的政治素质和社会责任感。二是建立约束机制,建立健全内部监督机制和外部监督机制,运用日常考察,“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综合评价”等方式,探索完善新生代企业家综合评价体系,了解掌握新生代企业家在政治表现、企业发展、社会责任等方面的情况,为新生代企业家政治安排提供依据。三是发挥媒体监督作用,对新生代企业家进行综合评价必须全面真实,防止只重视“企业经营状况”,而忽视“思想政治表现”的倾向,还要增加对民营企业家道德自律情况的评价指标。四是对企业经营业绩较为突出和综合评价较为全面的新生代企业家进行物质和精神方面的奖励,如参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优秀建设者”评选表彰活动,对发展业绩突出的民营企业在减税、审批等方面给予适当倾斜。

(七)加强宣传报道,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一是注重舆论宣传,营造良好氛围,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正确舆论导向作用,发现、培养和树立一批新生代企业家先进典型,对其创业历程和先进事迹进行宣传,进一步激发新生代企业家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树立新生代企业家良好的社会形象,为新生代企业家构建起良好的社会认同氛围。二是大力宣传成都市促进创业创新的相关政策措施,加大对新生代企业家创业发展的扶持和服务力度,优化配套政策,努力在全社会形成推动新生代企业家创业创新的浓厚氛围。三是针对新生代企业家的特点和互联网的便捷性,通过建立微信公众订阅号、微信群、微博和qq群等,搭建新生代企业家“线上交流”的网络平台,让统战工作潜移默化融入新生代企业家的生活工作中。

(八)加强身心关怀,鼓励新生代企业家走出去

一是针对新生代企业家身心压力大的情况,组织他们参加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培训和心理健康促进活动,并进行素质拓展等活动,舒缓其身心压力。二是引导新生代企业家“走出去”,在向外拓展市场的同时,加强与其他地方新生代企业家的沟通交流。三是结合“创业天府”计划、“菁蓉汇”等活动,组织“全球创新创业交易会”、“世界创客大会”、“世界创客节”等活动,营造成都创业创新氛围,加强成都市新生代企业家与国内外创客的交流,为成都新生代民营企业家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