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主题教育工作

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四个维度

作者:赵 勇    点击数:86422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发布时间:2017.06.05

在改革开放条件下,面对思想观念的日益多样化和西方文化的强势渗透,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习近平同志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具有科学性、真理性,但其话语权不是天赋的,也不是自封的,而要靠主动作为才能不断增强。只有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提升其吸引力和影响力,才能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实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大众认同。

 

引领整合与亮出底线:处理好马克思主义与其他社会思潮的关系

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核心,就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这就涉及如何处理马克思主义与其他社会思潮的关系。今天,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处于指导地位,同时社会思想意识日益多元多样。面对其他社会思潮,我们既要引领整合,也要亮出底线。

在社会意识结构中,社会思潮属于社会意识形态范畴,是社会意识的一种综合表现形式,不仅有一定理论形态的思想主导,而且交织着广泛的社会心理因素。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思潮不断分化整合,它们将与马克思主义长期共存,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基本态势。对社会思潮的分析与评价,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搞清楚各种社会思潮形成的历史背景、现实根据、社会基础、利益诉求、发展趋向。一方面,要直面思想多样化的客观现实,积极引领整合。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并非不允许其他社会思潮存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体现的恰恰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气度和格局。但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并不是放任不管,而是要引领整合。引领整合的对象主要是那些属于思想认识问题而非政治问题的社会思潮。另一方面,要旗帜鲜明地亮出底线,强调划界批驳。对于各种社会思潮,我们要自觉划清马克思主义同反马克思主义的界限,对于事关重大原则是非的问题要旗帜鲜明地划界批驳。比如,对于新自由主义、“普世价值”、历史虚无主义等社会思潮,就要理直气壮地予以驳斥,亮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底线。

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更重要的是增强马克思主义面向当代中国实践的理论诠释能力。没有这样的理论诠释能力,引领整合就无从谈起,划界批驳就会苍白无力。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的获得,取决于满足实践需要的程度。我们要运用马克思主义对当代中国与世界问题进行深度解读,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所蕴含的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进行学理分析。有学者指出,马克思主义是“高势位”的国家意识形态,与其他意识形态相比,其理论知识的层次高、范畴的位阶高。事实的确如此。马克思主义是反映现代文明的价值体系,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构成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信仰层面的人文关怀,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以及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等价值观代表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普遍追求。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就要充分展现马克思主义这种“高势位”,从而使马克思主义表现出更强的凝聚力、辐射力、渗透力。

 

感性政治与感性表达:把握现代文化传媒化的传播规律

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需要面对传媒成为生活方式的现实。大众传媒是信息传递、文化传播的载体,对于社会价值观念的建构、传送、强化具有重要作用。当前,随着现代文化传媒化发展,大众传媒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构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要善于把握现代文化传媒化的传播规律,推动意识形态感性表达。

现代文化传媒化的传播规律要求重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感性表达。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既需要理性表达,也需要感性表达,以借助文化和道德的力量进行卓有成效的传播。近年来出现的《领导人是怎样炼成的》动漫视频和《习主席的时间都去哪儿了》漫画,彰显了感性表达的魅力。前者以习近平同志的晋升之路为例,介绍了中国领导人的选拔过程,并与英美等国的领导人产生机制进行对比;后者以习近平同志的漫画形象,通过图表形式盘点他调研出访足迹,并详细解读。运用数字、图形、插画、动态图等表现形式,配以文字进行分析报道,让领袖形象走进大众,这更符合大众的接受习惯,可以拉近与大众的心理距离。人们从中看到的不仅仅是崇高威严的领袖形象,更是和蔼可亲的领袖形象,让领袖人物不再“遥不可及”,而是可以“亲而近之”“近而敬之”。

可以说,现代文化传媒化不仅拓展了意识形态传播途径,也改变了意识形态存在形式。我们不能仅仅从理论形式认识意识形态、传播意识形态,还应认识到意识形态可以借助传媒的各种感性形式增强话语权。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需要重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播和引导的感性化、个性化、平民化,做到感性表达。感性表达不是从外部简单灌输和说教,而是注重让人们感受、体验、理解和运用,强调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实践性和生成性,让意识形态传播生动起来、充满暖意,有亲近感和吸引力。

 

日常生活与利益逻辑: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解决思想问题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不能仅仅停留在政治层面,还需要深入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只有深入日常生活,才能深入人心。在日常生活领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要形成广泛的道德文化号召力和感染力,必须关注人民群众的利益实现。

深入人民群众日常生活,需要重视意识形态建构背后的利益逻辑,通过利益逻辑现实化推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大众认同。意识形态作为价值观的理论表达,反映利益关系的现实状况。利益是思想理论的基础,追求利益是社会活动的动因。从意识形态问题的成因和依据来看,它与利益具有同构性和联动性。马克思说:“人们为之奋斗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毛泽东同志强调:“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则,就是要使群众认识自己的利益,并且团结起来,为自己的利益而奋斗。”因此,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需要研究群众心理和利益构成,把握日常生活中人们基于利益的认知特点,摸准群众思想的实际。这就需要处理好政治性和日常性的关系,不能忽视政治性“主义”背后的日常性“利益”诉求。

注重意识形态的利益逻辑,就要以利益增进的方式满足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日常生活中群众根据具体利益来衡量和评判意识形态优劣的现实。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需要立足于群众的日常生活,体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内含的人文关怀,把符合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现实需要的东西作为最基本的“好”。习近平同志指出:“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决不能脱离民生建设,而应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在日常生活维度下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就是把意识形态的价值追求转化为可操作的方针,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物质和精神方面的利益需求,使群众由拥护党的政策进而认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听得到”与“听得进”:构建贯穿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话语体系

话语体系不仅是话语权的展现载体,也是意识形态的外化形式。改革开放条件下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建设,需要在理论联系实际的创新中处理好传统话语与现实实践、中国话语与西方话语之间的关系,构建贯穿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话语体系。

构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体系,需要兼具时代眼光和国际视野,反映和适应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和世界的深刻变化,调整、创新意识形态话语,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其一,调整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语言和范畴,及时反映社会生活的新变化。对于一些传统宣传语言和范畴,需要重新加以梳理、解读,处理好这些范畴与现代社会使用频率更高的范畴的关系,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其二,积极吸纳借鉴人类文明的有益成果,充实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其三,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话语资源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彰显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体系的中国风格。

构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体系,需要运用人们容易理解、可以信赖的语言,不仅要让人“听得到”,更要让人“听得进”。这需要转换话语方式,吸收大众话语,创制亲近性文本。要从政治性的文件语言向日常性的大众语言转换,从抽象向具体转化。在这方面,我们党的领袖人物作出了表率,如毛泽东同志的“三大法宝”“三座大山”“糖衣炮弹”等话语,邓小平同志的“摸着石头过河”“发展才是硬道理”等话语。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提出的“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压舱石”与“助推器”、“钙”与“软骨病”、“打铁还需自身硬”、“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等,都是从日常生活中信手拈来、生动形象接地气、便于理解和传播的话语。这种契合大众生活的话语方式,更容易让群众听懂和信服。


(作者单位:上海对外经贸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