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市以“硬举措”托底营商环境“软实力”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孵化器”与“推进器”。宜宾市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创新实践,围绕政务服务、市场环境、法治保障等方面,打造出宽松包容的创业氛围、高效的行政审批流程。
一、创新服务体系,构筑营商基石
在优化营商环境的征程中,宜宾市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建立起“一网一号一厅”服务体系,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一网”即四川省“企业之家”线上诉求服务平台,通过汇聚各级各类涉企服务资源,切实解决当前企业生产经营困难、服务供给不足并与实际需求脱节等问题;“一号”为“96999”企业直通服务专线,并积极联动“12345”政务服务热线,实现对企业诉求的全天候受理与收集;“一厅”是线下设置的“企业之家”服务大厅,为市场主体提供一站式服务,让企业办事“只进一扇门”。
“一网一号一厅”服务体系的建立,打破了以往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壁垒,实现了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企业可在线提交各类申请材料,办理营业执照、项目审批等事项。企业服务热线则为企业提供了便捷的咨询和投诉渠道,无论是政策解读,还是遇到的困难问题,都能得到及时回应和解决。“企业之家”服务大厅则进一步优化了办事流程,实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务”,大大提高了办事效率。截至2025年5月,通过“一网一号一厅”累计受理企业诉求267件,办结264件。
二、聚焦高效办事,提升服务效能
“高效办成一件事”是优化营商环境的核心目标之一,也是提升政务服务水平的关键所在。宜宾市围绕企业全生命周期,梳理整合各类关联事项,推动业务流程再造和系统重构,实现了“一件事一次办”,让企业办事更加便捷高效。
宜宾市统筹构建“一单一图一表”管理体系,依托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统一线上线下审批标准与流程。涉企服务方面,成立工作专班梳理清单、再造流程,利用数据共享与部门协同,推行变更申请“一次提交、系统分发、并联审批”,企业无需重复提交资料、多次跑腿。线下同步优化综合窗口服务,实行“一窗受理、全程跟踪”,推动政务服务效能全面提升。
在企业开办方面,将营业执照申领、刻制印章、税务登记等多个环节整合为一个流程,实现“一站式”办理。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领域,大力推行“多规合一”“联合测绘”“联合验收”等改革举措。过去,一个工程建设项目从立项到竣工验收,涉及多个部门、多个环节,审批流程繁琐,耗时较长。目前,通过建立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实现了各部门审批信息共享、业务协同办理。
三、闭环解决诉求,护航企业前行
为确保企业的每一个诉求都能得到妥善处理,2024年7月,宜宾市修订印发了《宜宾市民营企业诉求处理机制》,推动建立企业诉求闭环解决机制,构建起从诉求收集、转办、办理到反馈评价的全流程闭环管理体系。
在诉求收集方面,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广泛收集企业意见。线上依托政务服务平台、企业服务热线等,线下则通过走访调研、召开企业座谈会等方式,确保企业诉求“应听尽听”。转办环节则根据诉求内容和部门职责,精准将诉求转办至相关责任部门,并明确办理时限和要求。办理完成后,及时将办理结果反馈给企业,并邀请企业进行满意度评价。对于企业不满意的办理结果,进行重新办理,直至企业满意为止。同时,对企业诉求办理情况进行定期梳理分析,总结共性问题,推动政策完善和工作改进。
2025年1—5月,已办结企业诉求173件,解决拖欠账款6596.95万元,协调兑现补贴800万元,协调融资300万元。
优化营商环境永远在路上,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下一步,宜宾市将继续坚持以企业需求为导向,持续深化改革创新,为企业提供更加优质、精准的服务,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