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市宣汉县创新搭建政企交流平台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该县认真落实省委关于“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要求,创新搭建民营经济政企交流平台,广泛收集企业诉求、精准高效提供服务,有效助力民营企业纾困解难。今年上半年,该县民营经济增加值220.29亿元、增速5.7%,占全县GDP比重64%,助力今年再次上榜全国“百强县”。
搭建政企交流平台。积极搭建政企“直通车”“面对面”“键对键”等沟通协商平台,组织召开农业、工业、商贸流通业等专场民营经济政企座谈会,推动县级领导和民营经济企业家面对面“零距离”沟通,对要素保障、产业配套建设等150余条企业诉求,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现场剖析问题成因、研究解决办法,将“推动人才招引”“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等12个问题列入全县重点民生实事项目。
全力解决企业诉求。创新“收集诉求—分析研判—政企协商—专项办理—办结反馈—问效评议”诉求闭环处理机制,针对多家企业产权证办理迟缓影响融资问题,协调发改、住建、商务等部门共建“服务工作专班”,厘清责任、限时办理,推动40余家企业陆续取得不动产权证,引导银行开发专项贷款产品、降低贷款利率、简化担保流程,帮助企业解决职工宿舍楼建设、园区公交车路线优化等实际问题130余个。
建立长效沟通机制。对全县150家“四上”企业及25个重点项目,分别确定1名联系县领导担当“亲清护航员”,按照“每周联系1次、每月走访1次、每年解决困难10件次以上”模式,推动结对联系工作走深走实。整合统战、工商联、经开区等干部力量,对300余家企业配备“企业秘书”180名,定期下沉企业宣传政策、了解情况、倾听呼声、解决问题,健全信息沟通共享机制和定期协调机制。
引导企业反哺社会。积极引导民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形成“政府帮助企业—企业反哺社会”良性循环,创新开展企业家副主席、副会长轮值工商联主席(会长)活动,活动中开展义诊500余人次、慰问困难群众300余人、捐款修路修桥解决群众出行280余户。连续3年组织民营企业开展“金秋助困·圆梦大学”活动,累计筹集资金207万元,惠及大学新生93名,相关做法被《人民网》宣传推介。